一次普通的社区就诊,却发现了心脏里的大问题,随后入住“家门口”的医院,市三甲医院专家“上门”开刀,短短两周“药”到病除。这是68岁的黄先生最近一次的看病经历,也是宝山医联体建设下的就诊场景。
在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心内科病房,刚经历了心脏手术的黄先生恢复良好,下午即将出院。谈起这次在“家门口”就解除了身体里的“定时炸弹”,黄先生充满了感激:“房颤很危险,什么时候发作也不知道,我这次是第二次发病,做了手术把病症解除了,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黄先生家住宝山区顾村镇菊泉社区,半个月来一直觉得胸闷、心慌、透不过气。两周前,爱人陪着黄先生来到菊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本只是想配药、挂水缓解一下病情。但当天前来坐诊的仁济医院心血管病专家黄剑锋却发现了异样。
“他来的时候觉得气透不过来,非常难受,做了心电图发现是房颤。房颤最大的威胁第一个是脑梗塞,第二个危害是引起心衰。他之前已经反复出现了三次脑梗,并且气透不过来,所以说当时情况非常危急,不及时救治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心内科主任黄剑锋说。
诊断后,黄主任立即开设绿色通道,最短时间协调好床位,当天便将黄先生转诊收治进入了家附近的仁济医院宝山分院。
考虑到黄先生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多,又多次脑梗,经仁济医院总院多学科专家会诊,最终决定在心腔内超声的指导下,实施“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最高难度的手术。4月初,3名总院心内科顶尖专家和分院心内科团队共同合作,4个小时为黄先生解决了“心头大患”。术后第一天黄先生就能顺利下床走动。
“我们之所以派了这么多专家一起过来,主要是想一次性解决病人问题,让病人少受痛苦。如果分开做,他可能要接受两次手术。此外,医生们在一起多学科协作,可以更好、更安全、更有效解决病人的复杂问题。”仁济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介绍。
近年来,宝山区逐步完善医联体网格化布局,推进以区域医联体和专科联盟为主要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形成“5+3”区域医疗联合体格局,让宝山居民享有市级均等化、同质化医疗服务。
自2018年仁济托管大场医院以来,总院医疗资源下沉,委派10余名专业骨干担任学科带头人和科室执行主任,仁济宝山分院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开展,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培育院级重点专科7个,成功申报6项区重点专科,总手术量增长200%,三四级手术增长14倍,建立内镜、血透、卒中、胸痛、静配“五大中心”,有效增强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的综合能力。
今年,仁济医院宝山分院进一步加强与周边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定期安排仁济专家到社区坐诊、提前预约,实现了患者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来源:上海宝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