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们的日常生活总是被千式百样的吉祥图案装点着。吉祥图案匠心独具的装饰风格与民族艺术语言,寄寓了人们趋吉避凶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吉祥图案首先起源于人们对于“吉祥”意味的追求,是中华民族传统吉祥观念的显著表现。如昭示长寿的松柏、仙鹤,寓意美好爱情的鸳鸯、蝴蝶,镇宅保平安的关公、钟馗以及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福、禄、寿三神仙。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祀祈祷、节日庆典等日常行事,无不烙印着祈吉的观念。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着诸多对吉祥的记载。从《周易》里“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庄子·人间世》中“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等言论可知,“吉祥”是人们围绕着生存、繁衍等人类朴素命题而产生的精神希冀。也正因如此,中国人对于吉祥的追求成了一种坚韧的纽带,代代传承,并在数千年的历史流转中,形成根植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民族文化现象。
(资料图)
那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呢?
根据资料记载,远古时代的岩画、雕塑、陶器上就开始出现关于“吉祥”的图腾。在原始文化中,先民经过有意识的劳动、狩猎等环节,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和征服。他们通过在岩画、陶器上雕刻出装饰性的符号以达到求生、求祥、图腾崇拜的目的。如陕西半坡、庙底沟等出土的陶器上出现的鸟纹、蛙纹,就是早期太阳、月亮的拟代符号,是人们在想象中所崇敬的太阳神、月亮神的物化载体。原始先民通过雕刻这些符号来表达对自然及神灵的崇拜、对风调雨顺的祈祷。
此后,由夏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蟠龙纹、鸟兽纹等浑厚肃穆的纹样,至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中融合佛教、玄学色彩的树纹、兽纹、夔纹的祥瑞主题;由宋元花鸟画、瓷器、剪纸等艺术形式中丰富的吉祥元素,到明清时期民间杨柳青、桃花坞、潍坊年画的空前繁荣,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历经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并伴随着时代发展,逐渐脱离了单纯的神灵崇拜而趋向世俗化,由帝王贵胄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吉祥图案承载着中国人对美满生活的希冀,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完整体系,其造型与形式也渐趋丰富、多样,尤其在民间的吉祥艺术中,多有活泼、喜悦而自由的造型,总体呈现出多元的发展态势。
除了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吉祥图案还有着丰富的种类,依据表现内容可分为如动物、人物、植物与器物等多种类型,皆具有求祥纳福的美好寓意,体现着中国人丰富的想象力及高超的艺术水平。
如自远古时期就开始出现的各类动物图案,大多以抽象和概括的形态呈现,包含各类飞禽、走兽、鱼虫,以及人们想象中被赋予吉祥寓意的龙、凤、麒麟、“四神”等。古代麒麟被视作送子神兽,寄托着祈求子嗣绵延的美好寓意;鹤则为长寿的代表,“鹤寿千年”“松鹤延年”等都是常见的题材,在明清时期,鹤也被作为一品鸟绣于官员的衣物装饰之中,以示祥瑞与地位;与“福、禄、寿”中的“禄”字同音的鹿,则被用来表示繁荣昌盛;形象美丽、恋花的蝴蝶,被用来象征美满的爱情等;而猫与蝶则常在国画中相伴出现,谐音耄耋,寓意长寿。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人物也是吉祥图案中极为常见的类型,常见的包括人物故事、人物神祇、历史戏剧人物等,通常具有辟邪镇宅、求祷婚姻子嗣、惩恶扬善以及反映人们幸福生活和对真善美追求的含义。如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描绘生活景象且有着吉祥寓意的货郎图、美人图、婴戏图等风俗吉祥画。北宋著名画家苏汉臣创作的《秋庭婴戏图》,描绘了一大一小两个婴童于庭院中戏耍的场景,人物面部圆润,衣着富丽,显出活泼天真之态,背景衬以芙蓉、菊花等带有祥瑞寓意的植物,二人所玩的“推枣磨”游戏,也以谐音形式寓有早生贵子的含义。
除了动物和人物之外,植物也是吉祥图案的一大类,如梅兰竹菊、牡丹、石榴、松柏。其他还有器物,如寿瓶、琴瑟、如意、银锭;符文,如祥云、八卦、回纹、卍纹等多种类型。它们多数来源于对现实生活中素材的提炼,并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在同一幅吉祥图案中。如祥云纹常与龙相伴出现,喜鹊落于梅枝上寓意喜事相连、喜上眉梢,松柏、寿石与仙鹤更是常见的祝寿题材,这些搭配传递着形式多样的祥瑞寓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吉祥图案也在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奏响符合当下审美趣味的音符,为传统文化增添具有时代性的新内容,彰显着这一民俗艺术强健的生命力。如门神年画,是传统吉祥图案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类型,人们将其张贴于门上,视为守门卫户、驱灾辟邪、祈祷吉祥的保护神,至今仍有许多地区保留着春节张贴门神年画的习俗。这一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吉祥图案,就在时代的演进中被不断赋予新的面貌。
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许多新式年画。在借鉴传统年画创作技法的基础上,艺术家将八路军、民兵、百姓等形象加入门神画之中,为作品赋予了丰富的时代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由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汪占非创作的新年画《保卫边区》。在这幅年画中,作者分别将左右门神刻画为骑马持枪、挥刀的边区民兵及百姓的形象。画面左边的人物戴着军帽,持手枪,腰间别着手榴弹,昂着头露出坚毅威武的神情。而右边人物则手持长刀,身着西北地区特色的羊皮大袄、头戴毛巾,目光炯炯,反映出一派威武的战斗姿态。年画上还刻有“全国百姓万万千,大家团结一条心”的口号,充分表现了当时人民艰苦朴素、万众一心的战斗热情以及艺术为人民服务、为抗战服务的目的。这样的新年画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借鉴吸收了传统门神年画的造型样式,另一方面又在人物形象、作品内涵上为传统吉祥图案增添了新的时代意义。
在抗击疫情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性的新门神画。2020年春节期间,出于期盼疫情早日散去,人民生产生活、生命健康得以保障的愿望,许多艺术家创作了以防疫宣传为主题的门神年画,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如原创动漫作者慕容引刀以霍去病、辛弃疾两位历史人物创作的门神画,取“去病”“弃疾”之意,希望能早日驱散疫情。又如四川省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与几位年画非遗传承人共同创作的抗疫年画,画面中的镇宅门神“赵公”被加上了口罩,并写有“增强防范意识”的宣传标语。此外,还有诸多民间年画创作者、各大艺术院校师生参与到抗疫年画创作之中。他们在传统年画里融入了疫情防控的相关元素,使得这一古老的吉祥图案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不少新的年画作品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这些作品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又把传统年画镇宅、保平安、祈吉的功能发挥出来,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活力。
此外,在2008年奥运会、2022年冬奥会等大型运动赛事中,也可以见到许多对于传统吉祥图案的现代创新运用。如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就是以“灯笼”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吉祥符号为基础进行的设计。灯笼常在除夕、正月十五元宵节等吉庆节日时悬挂,具有喜庆、温暖、光明等美好寓意。“雪容融”以灯笼为造型基础,整体色调选取了亮丽吉祥的中国红,并在顶部增添了传统吉祥图案“如意纹”的造型,以面部及头顶的留白表示雪,既与冬奥会的举办季节相呼应,也有着“瑞雪兆丰年”的美好寓意,整体形象十分可爱,广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集中表达了人们对于如意吉祥、添福添寿、驱灾避害的追求,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普遍向往,并在衍变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中国民俗艺术的独特符号,体现出中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及高超的艺术水平,具有深入人心的美学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吉祥图案也被不断赋予新内涵及新形式,使这一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奏响出符合时代审美趣味的新乐章。
(作者:陈慧君,系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
标签: